大廟新竹買屋鎮公主陵村外的道路上,許多胡蘿蔔散落在路邊無人問津 攝/特派赤峰報道組
  法制晚報訊(特派赤峰報道組)胡蘿蔔豐收了!在這個八月,對於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大廟鎮住商不動產的村民們來說,這本來應該是個好消息。這個全內蒙古種植面積第一的小鎮曾經一度喊出“打造胡蘿蔔第一鎮”的口號。
  如今,現實卻是至少一半的胡蘿蔔無人收購,而少數幸運mSATA被收購的農戶則要面對連種地成本都無法收回的最低收購價,甚至有農戶大喊:“豐收跟絕收一樣!”
  更讓人意外的是,滯銷曝出的不僅是鎮政府的無力解決,鎮政府甚至承認所謂“第一鎮”的種植面積與宣傳不符,也並沒有組SD記憶卡織過農民進行大面積種植。而這背後折射出的則是政府對於農民一擁而上式種植的引導難題。
  滯銷化療副作用現狀胡蘿蔔沒人收農戶稱血本無歸
  “血本無歸啊!”這是大廟鎮公主陵村村民田桂玲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。當時記者剛剛進入公主陵村,就被十多名村民圍住。每個村民都搶著說自己賠本的情況,甚至有的村民還因為成本和賠錢的數目爭了起來。
  “種子錢都回不來!”
  “也就回來個化肥錢!”
  “化肥錢都回不來!”
  趁鄉親們在爭執,田桂玲藉著自己距離記者比較近,搶先告訴記者她家種了13畝胡蘿蔔,投資約一萬元,包括種子、農藥、化肥、薄膜(應是地膜,當地人習慣稱之為薄膜)等各項投入。原指望一畝地能收入四五千元,“現在包地才200元一畝啊!賠死了!就這還沒人包呢!”田桂玲說。
  據記者瞭解,包地是當地的一種胡蘿蔔銷售方式,就是商戶直接用一定價錢將整畝地全部包圓,胡蘿蔔不論多少都歸商戶。現在眼瞅著胡蘿蔔在地里長著就要裂口報廢,但是商戶們卻很少上門來收。
  那麼200元包一畝地是個什麼水平呢?以北京新發地市場的行情為標尺,8月6日胡蘿蔔最低的價錢是0.2元每斤,而一畝地一般能產6000斤,也就是說價值上千元的胡蘿蔔被人家200元買走了,農民肯定是心疼的。
  “我和老伴身體都不好,本來想要是掙了錢,買點藥看病的,這錢也沒了。”田桂玲說著乾嚼了兩下嘴巴,有些說不下去了。
  記者詢問了多位大廟鎮村民,情況基本類似。
  楊桂芬,種胡蘿蔔18畝,投資一萬八;李文友,種胡蘿蔔20畝,投資三萬;李亞茹,種胡蘿蔔13畝,投資一萬三……
  曹永華是村民眼中的幸運兒,因為她家的地有人包了,然而價錢同樣是讓人咋舌的200元。“這個價錢為啥要賣呢?要是不賣還得自己清地,包給人家人家負責清地,清了地好趕上種下一茬玉米。”曹永華這樣解釋她接受低價的原因。
  收穫賠人工大量胡蘿蔔未拔出
  本來是搖錢樹的胡蘿蔔,如今無人收購,部分農戶索性不去拔出地里已經成熟的胡蘿蔔。
  “你看,這一片都是,那邊也是。”大廟鎮的金玉鳳指著大片沒有收穫的胡蘿蔔地對記者說。記者註意到,很多地仍然被綠色的胡蘿蔔葉覆蓋,但是在田埂上和道邊,零星散落著一堆堆大大小小的胡蘿蔔。
  金玉鳳是當地所謂的“胡蘿蔔經紀人”,除了自己種植一部分,她更多的工作是幫著鄉親們銷售胡蘿蔔,然而今年她也沒有辦法了。據她所知,已經起出來的胡蘿蔔只占很小一部分,“起出來人工費用是每畝380元,但是起出來也沒有人收,農民索性不起了,我還見過有人在地里喂牛呢!”金玉鳳這樣說。
  已經有十幾年種植、收購經驗的金玉鳳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一畝地的種子的費用得600元,要是用了好的紅山2號就得1000元了;薄膜、農藥、除草劑得100元;雇個拖拉機播種100元。此外再加上雇人放風等項目,一畝地最少要投入1500元,一畝地如果200元包出,農民要賠上千元。
  據金玉鳳回憶,之前還有客商來收購,可是對方提出的價錢是2000元一畝。當時村民們覺得距離心中4000元以上的心理價位差太遠,就沒賣。沒想到後來越來越低,現在只有200元一畝地報價了。
  滯銷原因播種撞高峰大廟胡蘿蔔不敵山東貨
  為何會發生滯銷呢?金玉鳳說,她聽跟她聯繫的客商介紹,是因為山東的胡蘿蔔今年下來的晚,許多客商都去山東收購了,相比起來那邊交通更方便。這個說法也得到了大廟鎮黨委副書記、人大主任李堅的證實。
  據李副書記介紹,往年大廟鎮的胡蘿蔔是要打一個時間差,就是要等山東的胡蘿蔔沒了,而河北圍場的胡蘿蔔還沒上市。今年因為天氣比較好,大廟農戶播種早了,而山東那邊因為沒有下雨,導致胡蘿蔔下來的晚了。這樣一早一晚,兩撥胡蘿蔔撞在同一時間上市。
  李副書記說,當地每畝可以產6000斤左右的胡蘿蔔,數萬畝的種植面積,每年產量能達到萬噸級。
  而根據大廟鎮農業站的王景升(音)介紹,除了有5000畝是採用胡蘿蔔客商“包地種地”,不會給當地農民造成損失外,目前該鎮有近2萬畝胡蘿蔔尚沒有找到買家。
  記者今天上午致電赤峰市農牧業局,種植業科的孫先生表示,農民種植引導主要在村一級,至於幫助銷售等問題讓記者詢問松山區農牧業局。而松山區農牧業局蔬菜中心的馬先生表示,他們只能幫著進行技術推廣。
  松山區政府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,他們正在和鄉鎮積極想辦法,通過農業合作組織幫村民找銷路。
  背後困局官網消息:號稱打造第一鎮6月還預測增收
  赤峰市政府網站的信息顯示,大廟鎮是2008年喊出了打造“胡蘿蔔產業第一鎮”的口號。當地人俗稱打造“胡蘿蔔第一鎮”。據村民稱,之前路邊還有大標語,不過現在已經找不到了。
  李副書記也證實曾經提過打造“胡蘿蔔產業第一鎮”的說法,並且說即便現在他們也是內蒙古種植面積最大的。
  而根據赤峰市政府網站的文章稱:“大廟鎮黨委、政府在引導農民進行規模種植的同時,全力做好服務工作。”
  此外該網站還稱,大廟鎮“每個村都成立了胡蘿蔔種植協會。”
  同樣是這家政府網站,今年6月刊登了松山區政府發佈的文章,稱大廟鎮“今年胡蘿蔔種植面積達5萬畝,種植胡蘿蔔人口占總人口的60%。根據市場前景預測,僅此一項可實現產值1.5億元,種植戶人均純收入增加3000元”。
  此時距離發生滯銷還有一個多月,顯然當時當地政府並沒有預測到將會發生的問題。
  政府坦承:協會並沒成立種植面積沒那麼多
  在採訪中,公主陵村部分農民向記者反映,他們從來沒聽說過村裡有過“種植協會”。對此李副書記表示,這個協會其實沒有正式成立,“所謂協會就是賣種子、賣農藥的。”李副書記說。
  令人意外的是,李副書記還坦承所謂“5萬畝”種植面積也與實際情況不符!“對外號稱5萬畝,其實就是3.5萬畝。”
  需要提及的是,山東省壽光市化龍鎮是公認的“中國胡蘿蔔產業第一鎮”,其官方網站公佈的胡蘿蔔種植面積也只有4萬畝。大廟鎮對外宣傳口徑顯然是超過了對方的,但是實際情況顯然並非如此。
  對此李副書記說,他們並沒有刻意打造“第一鎮”,只是在《赤峰日報》等媒體上的一種宣傳口徑。
  同時李副書記否認是鎮政府組織農民進行大面積種植的。他表示這是因為前幾年種胡蘿蔔比較掙錢,所以農民才會自發進行種植,“這要是我們組織的,還不都給拉我們這裡來了?”李副書記說。
  記者採訪中也從多位農民處證實了李副書記的說法,“是我們自己種的,根本沒人組織。”一位農戶這樣說。
  本想宣傳招商曾做工作難以引導
  對於為何要如此對外宣傳,李副書記的解釋是,為了“宣傳當地的胡蘿蔔產業”來招商,“種植面積大,客商願意來。”李副書記這樣說。
  事實上,為了農民種胡蘿蔔的事情,當地政府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。記者在金玉鳳家就見到了一份參加種子推介會的通知,可以證實政府確實在組織此項工作。
  另外,多位村民也證實,如果年初種胡蘿蔔資金不夠,政府可以幫忙貸款解決困難。宣傳材料中的種植手冊也是存在的。李副書記表示,由於這個手冊不能做到人手一冊,因此是在一定範圍內發放的。這本冊子里對於如何種植胡蘿蔔有很清晰的指導。
  同時,鎮政府還在種植過程中,幫助農民協調滴灌的問題。凡此種種不一而足。
  但是記者註意到,許多媒體經常提到的政府引導在現實中其實並不容易落實。“老百姓看啥值錢一擁而上。”李副書記這樣說。
  同時李副書記也承認,“政府就是搞服務的,能力也是有限的。”目前政府的工作也只能是給做做宣傳,真正銷售還要靠金玉鳳那樣的經紀人。
  儘管胡蘿蔔滯銷更多的是外部原因導致的,但由於之前對“第一鎮”的宣傳,許多村民對鎮政府有怨言。有的村民甚至對記者說:“豐收了幹部就來搶功勞,現在就沒人來了!”
  未來應對網上宣傳攬客商政府幫貸種子錢
  如今,滯銷已經成了現實,每個人都在想著未來如何應對。
  金玉鳳還在考慮聯繫更多的客商,但是效果並不明顯。
  田桂茹說,自己今年賠得連種子錢都沒有了,明年種啥還不知道,她打算“買得起啥種子就種啥”,“農民種地還不跟耍寶(賭博)似的。”田桂茹說。
  李副書記表示,鎮政府也在聯繫客商,並且通過蔬菜網等網站發佈信息,但他坦言這樣很難起到什麼效果。“那些客商都知道我們這裡有胡蘿蔔,甚至什麼時候下來人家都知道。他們不來我們也沒辦法。”
  不過鎮政府正在做一項工作,就是為來年農民的種子錢爭取貸款。
  至於明年種什麼,李副書記很肯定地表示,胡蘿蔔還是大頭,“肯定不會少於2萬畝。”至於是否還會遭遇滯銷的問題,李副書記表示,“莊稼戶都知道,種地分大小年,今年多了,明年肯定就少了!”
  本版文並攝/特派赤峰報道組
  求援信息
  如果有企業想幫助大廟鎮村民銷售胡蘿蔔,請聯繫大廟鎮農業站王景升:13847649883  (原標題:滯銷背後的“第一鎮”真相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y49kygdb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